多动症儿童就是低能吗 家长要区分多动症与低能儿?
多动症儿童就是低能吗 家长要区分多动症与低能儿?儿童多动症主要是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活动过多,情绪容易冲动,学习成绩差等不良的情况,孩子的这种异常的行为和举动也会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十分的担忧,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说说关关于多动症儿童吃什么好?
引起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金属元素中毒。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遗传、素质因素。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
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
儿童多动症治疗误区
误区1:怕副作用拒绝用药
【辨析】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目前治疗多动症最主要的药物是精神振奋剂,与其他的药物相比,精神振奋剂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小的。经过国内外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应用,发现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等并无明显的影响。
误区2: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辨析】多动症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一般来说,对于轻症的患儿,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即可,但对中重症患儿,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疗效。
误区3:药物治疗会成瘾
【辨析】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后,患儿注意力集中,多动减轻,冲动改善,但绝不会产生欣快感及情绪高涨等异常感觉,且所用的剂量较小,即使长期服药,一般也不会成瘾。
区分多动症与低能儿的孩子
一、 开口叫爸爸妈妈的时间,多动症患儿在1岁左右;低能儿在1岁半以后。
二、 多动症患儿在学龄前就好动、顽皮;低能儿在这一时期表现老实、听话、不太顽皮。
三、 低能儿读书认真、主动做作业,成绩却提高不高;多动症则上课开小差,回家贪玩、不肯做功课,猴子屁股坐不住。
四、 低能儿在接受老师辅导时,接受能力差,理解力差;多动症儿童是能理解,却心不在焉,魂不附舍。
五、 低能儿是无能力学;多动症是有能力学,却不能定心学。
六、 低能儿即使用“益智药”也无济于事;多动症服了“利他林”药物之后,就立竿见影。
七、 低能儿的学习成绩虽差,却始终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多动症则不然,成绩大起大落,好的时候可得满分,差的时候却是零分。
八、 低能儿的常识判断和理解力均较差;多动症患儿却很好。
九、 智商检查,多动症患儿的智力大多在80以上;低能儿却在70以下。
多动症儿童吃什么好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构成神经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优质蛋白质富含多种氨基酸,如给患儿多吃鸡蛋、鱼类、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缓解多动症状。
富含铁和锌的食物
铁缺乏可致大脑功能紊乱,影响多动症患儿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故宜多吃肝脏、动物血、瘦肉、牛肉等。锌缺乏常使孩子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故应常吃富含锌的食物,如奶制品、蛋类、花生、豆类、家禽、栗子、核桃、牡蛎、肝脏等;紫菜、海蜇、淡菜等有安定作用,也应多吃。
多动症儿童就是低能吗?家长要区分多动症与低能儿?儿童多动症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事情,那么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的举动的话,那么就要注意了,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积极进行诊疗。
- 早发现
- 早预约
- 早治疗
上一篇:儿童多动症的五大治疗方法?
下一篇:学龄儿童出现多动症,该怎么治疗好